怀孕和分娩,使妈咪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只有悉心呵护,才能使身体尽快休整,飞速复原。不然的话,比较容易留下“月子病根”。
叮咛1房间要舒爽怡人
房间里的阳光要充足,其他人都不可在这里抽烟。无论冬春夏秋,天天都要定时开窗换气,使房间里一直维持新鲜的空气。需要提醒的是,换气时最好让妈咪和孩子暂时离开房间一会。
室温维持在20℃-25℃之间,湿度维持在50%-60%之间。天气过于炎热时,为了防止妈咪中暑,可用电风扇或空调来降室温。
但切不可把温度降得过低,以免妈咪和小孩子受凉,患上伤风感冒。
叮咛2充足地卧床休息
妈咪在分娩时消耗了非常大的体力,加之出血、出汗,产后必须要注意充足地休息。除去白天要保证8-9个小时的睡眠,日间也应安排两个小时的午睡。如此能够帮助体力恢复,并可提升食欲,促进乳汁的分泌。
叮咛3穿着要薄厚适中
产后身体很多出汗,内衣宜穿吸水性较强的棉制品,外衣要柔软透气。炎热季节未必非得穿长衣、长裤,如此容易生热痱或引起中暑。鞋子以穿布鞋为好,鞋底不要硬,跟鞋不要高,不然易引起妈咪的足底、足跟或下腹发生酸痛。
叮咛4切忌让身体受风受凉
妈咪在产后分解代谢旺盛,出汗多,毛孔常常开着;加之气血两虚,假如身体受风寒侵袭,被电风扇、空调或穿堂风吹着,或是用较凉的水洗手、洗东西,就会使风寒滞留于肌肉和关节中,日后常引起酸痛或月经不调。天凉时不要光着脚或穿过薄的丝袜,着凉后也比较容易感冒。
叮咛5内衣内裤要每天换洗
产后的头些天,妈咪的汗液和乳汁常常沾湿衣服,血性恶露也较多,常把内裤弄脏。因此,在产后的10天内,内裤、内衣要每天换,每天洗,以防引起皮肤和生殖器官感染。
叮咛6注意准时排尿
妈咪应该在产后6-8小时准时排尿,这是产后恢复期的一件大事。一旦发生尿潴留,膨胀的膀胱或许会影响子宫缩短,不利于产后恢复。假如不习惯卧床排尿,可坐起来或由老公扶到厕所排尿。排不出尿时打开冲水器,以流水声刺激膀胱排尿。如果是如此还不可以,及早告之大夫导尿。
叮咛7采取科学的卧姿
为了预防子宫向一侧或向后倾倒,妈咪要常常变换躺卧姿势。正确的做法是,仰卧与侧卧交替,从产后第2天开始俯卧,天天1-2次,每次15-20分钟。
产后两周,可采取胸膝卧位,促进子宫尽快复位。
叮咛8让身体维持清爽卫生
会阴部无伤口,疲劳基本恢复,产后3天可开始洗浴。厕所要温暖,水温以34℃-36℃为宜,时间不可过长,以淋浴为宜。浴后老公应赶快帮助擦干身体,头发未干时不可结辫,也不可立即就睡,不然易引起头痛、颈强,可用热风吹干头发。提醒一点,若会阴切口大或裂伤较重、腹部有刀口,应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洗浴,可先做擦浴。
叮咛9细心呵护外阴
每次如厕后,都要用温清水洗外阴,勤换卫生护垫。假如侧切伤口或会阴发生肿胀,可用50%硫酸镁溶液湿热敷,勤换卫生护垫。假如伤口红肿、发热,应及早请大夫指导处置。
叮咛10注意察看恶露变化
恶露一般持续3周,初期是咖啡色,进而渐渐颜色变淡、流量降低。假如恶露中有血块、出血量增多或有不好的气味,排出时间过短或超越3周,表明子宫缩短不好的或有感染,应该准时看大夫。
叮咛11尽快下床多走动
妈咪会阴部无裂伤、疲劳已消除、身体没其他紧急疾病,在产后12小时便可坐起进餐、进水,24小时后可站起来为小孩子换换尿布。起床的第一天,早晚先在床边坐上半小时,第二天起在房间里慢慢地走走,天天2-3次,每次30分钟。提醒一点,首次下床走动时要有人伴随,以防眩晕而摔倒,且勿站立太久。将来,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时间,半个月后开始做些轻微的家务。
叮咛12适度摄取养身食品
红糖、鸡蛋和小米,都是坐月子养身食品。但,红糖水饮用时间不可超越10天,以防增加血性恶露;鸡蛋天天不可吃得过多,4-6个为宜,小米粥也不适合太稀薄或以小米为主食,防止身体缺少其他营养。